孤獨的眼淚轉變為憤怒的攻擊

從其他國家的漫畫、小說看世界的校園霸凌

我不要一個人2-小封.jpg恨意清單_封面.jpg  

霸凌並不是新名詞,最近卻因為桃園八德國中的新聞讓台灣的人民感覺到-霸凌似乎比我們想像的更嚴重,它不再只是一個名詞,當它轉變為生活中的一部分的時候,會造成社會以及孩子們的恐慌,霸凌不只是霸凌者個人的行為偏差,而是社會國家的失調,發生在一個教室裡頭的霸凌將有可能點燃全國的復仇火焰,今天要跟大家推薦,從其他國家的漫畫、小說看世界的校園霸凌,取為借鏡。

 

每個人都知道這個名詞,學子恐懼、家長擔憂、社會聳動,然而當自己並非當事人的時候,你還是無法了解那一種逼人崩潰的恐怖從何而來。校園槍擊案或者連環自殺案,許多蔓延開來的痛苦都是來自於霸凌,如果可以每個人都不希望這樣的事情落在自己身上,然而我們卻必須去了解這種恐懼,才能夠真正地避免這些傷害。

 

各國也因為霸凌小則影響學子個人心裡發展,大則禍害社會,紛紛地開始研究校園霸凌,日本為動漫產業大國,因此常常將該主題帶入漫畫中,像是《我不要一個人》以及《放學後的SOS》著墨許多關於「朋友」在霸凌中的影響,其中一篇講述著渴求友情而聽從同學偷竊犯罪就是怕被排擠,日本較傾向個人式的霸凌,在桌上放置代表死亡的菊花或是刻意的漠視,美國較傾向壁壘分明的小圈圈,而這些小圈圈中就有被排擠的怪咖團,說話或者是做事都容易受到漠視。

 

求學生涯中,同儕占有時間比例大於家庭或是個人生活的關係,同儕之間的相處是學子生活的重心,他們的世界就建構在一個班級的範圍大小,因此來自同儕的校園霸凌事件會讓被霸凌者感覺如世界毀滅般痛苦,絕望感會加倍沉重,加上青春期的憂鬱,導致被霸凌者的選擇往往是毀滅自己,像是近年來美國頻頻發生校園槍擊案,兇手在被同儕霸凌後選擇兩敗俱傷的激烈復仇,小說《恨意清單》就是在描述這樣的背景底下所發生的故事,因為在學校被霸凌而對某些人產生恨意,卻沒想到自己摯愛的男友卻徹底執行這份清單,舉槍屠殺校園,最後帶走了他自己的性命,留下女主角一個人面對從被害者變成加害者的窘境,詳細地描述霸凌者與被霸凌者之間微妙的關係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pp7nov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